郑樵故里展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
更新时间:2024-05-19 12:09 发布者:admin

  金秋好时节,丰收正当时。连日来,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以大地为宣纸、水稻为颜料“绘”成一巨幅稻田画,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往欣赏。近日,记者从市区出发,驱车50分钟,沿着222县道,一路蜿蜒向前,当郑樵故里的指示牌映入眼帘,此行的目的地广山村就到了。

  广山村是宋代史学家郑樵的故乡,其代表作《通志》是一部百科全书式史学巨着,在史学领域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集天下书为一体”的杰作。郑樵研究会副会长余文烟告诉记者,郑樵是莆田文献名邦最具世界性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莆田标杆式的贫家子弟,靠着执着的追求、锲而不舍的努力,从一介布衣成就为史学泰斗。为了纪念郑樵,广山村人们建造了一座广业书院,如今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在广山村支部书记、主任魏祖选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广业书院,醒目的一代史学家“夹漈先生”郑樵塑石像矗立在书院大厅前座中央,向前来瞻仰他的人们诠释着莆阳大地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厅四周墙面展示着各种与郑樵相关的事件介绍。

  据魏祖选介绍,现在所见到的广山书院是2013年故里乡贤思念郑樵,村民多方筹集资金80多万元重建,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郑樵 的故事,广业书院有一支由退休老教师、退休干部和郑樵粉丝组成的宣传队,不定期开课,着重宣讲郑樵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故事以及郑樵成长环境对郑樵的影响,其家风家训值得后人学习。

  走出浓厚书香氛围的广业书院,漫步于村庄公路,远方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农民忙碌的背影深深地吸引了记者。大片的稻田,各种蔬菜棚,正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广山村2014年被列入区级贫困村,村困难户5户13人。村集体经济主要以光伏发电、“破壳消薄”、入股分红等项目为主,2018年脱贫摘帽。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增收?产业是关键。广山村连片平坦农田和丰富的水力资源,吸引外商到村流转田地。2019年,引进莆田市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到村投资,建立了白沙镇广山村蔬菜生产基地,吸收村级资金15万元, 困难户3万元入股固定分红,每年可为村民增收田租约27万元,务工收入30多万元。农业的稳步发展,为村民们提供田租和务工双向收入,同时也让土地有效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除了农业,广山村还聚焦生态振兴,以郑樵故里文化教育基地为主体,结合郑樵故居遗址、苏洋陂水利等,全面发展历史文化研学旅游项目,并汇集100多户将蓑衣从农耕文化转成文化产品,制作车饰、茶刷、石墨刷等;此外,广山村还聚焦村道治理等薄弱环节,已拓宽改造村道7段约4公里,改造雨污分离管道约4公里,增设路灯120盏……该村正因地制宜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小康梦圆不是终点,接续奋斗未有穷期。在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程上,广山人民满怀豪情,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